"我們來了!"
2月11日14:30,湖北武漢。隔著厚厚的防護服,張大文和鄧祖華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張大文是江西省榮軍醫院副院長,也是全國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首支醫療隊隊長兼臨時黨支部書記。鄧祖華是湖北省榮軍醫院的院長。這次跨越數百公里的握手,掀開了全國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醫療隊對口馳援湖北省榮軍醫院的序幕。
緊急部署 | 地理方位:北京
"求助!湖北省榮軍醫院亟需醫療物資!"
1月30日,一條短信引發了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的高度關注。
湖北省榮軍醫院始建于1949年,作為一家歷史久遠的優撫醫院,主要為集中供養的一至四級殘疾軍人提供醫療保障服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 1月20日,該院被武漢市確定為首批61家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之一,23日,又被指定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定點收治醫院。廣大醫護人員聞令而動,迅速投入到抗擊疫情的行動中。
但是,一個現實很快擺在面前--從收治第1位病人到快速跳升至311位病人,從1個隔離病區到5個隔離病區,從開始的60張發熱病人床位到130張床位……截至2月10日,該院收治的發熱門診量已達2464人次!158名醫護人員堅守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與病毒搏斗,和時間賽跑,連護士輪休都難以安排……面對病人多、物資匱乏、醫護人員少等嚴峻現實,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向退役軍人事務部緊急請求支援。
獲悉這一情況后,退役軍人事務部黨組迅速分析形勢作出部署,并通過微信工作群向全國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發出信息:請各省積極發動所屬優撫醫院的醫生、護士緊急支援……前去支援的醫生、護士必須有防治傳染病的資質、能力和經驗,確保安全……黨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請馬上動員!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很快,微信群信息不停滾動,各地紛紛應援。
廣東:"收到,馬上動員,立即報告!"
甘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山東:"義不容辭,堅決落實。"
安徽:"省榮康醫院已經有部分醫生護士請戰。"
山西:"廳領導親自安排,報名正在進行中。"
.....
經過綜合考量和認真篩選,退役軍人事務部在報名的眾多省份中,選擇了山西、江西和浙江三省組建第一批醫療隊。同時,組建了第二批第三批醫療隊。
選兵拔將 | 地理方位:全國各地
"我知道這就是戰場,病毒和子彈一樣,不長眼睛。但國家需要的時候,就是我奉獻的時候,義不容辭!"這是山西省榮軍醫院22歲女護士張琳的請戰發言。
面對未知的危險,面對嶄新的戰場,全國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眾志成城、勠力戰"疫"。
2月1日傍晚,山西省榮軍醫院里召開的緊急動員大會,讓所有人員都忘記了吃飯。副院長張宏,女兒在新加坡,春節期間是預產期。張宏一個月前就已請好假,老伴兒先行前往,他的機票訂在大年初三??赏蝗槐l的疫情不僅打亂了他的計劃,而且整個春節都沒能休息一天。不分晝夜的勞累,促發了他闌尾炎急性發作??墒?,聽到支援武漢的消息,他拔下輸液針頭,第一個報了名。
領導帶頭、黨員爭先,全院職工160多人踴躍報名參戰,而他們只有13個名額。最終經過一天一夜的篩選,13名"勇士"代表出征。
同樣的"難題"也擺在其他請戰單位領導的面前。
2月3日上午,江西省榮軍醫院已有93名醫護人員報名。副院長張大文,父親已經87歲,母親82歲。說好了,今年春節哪兒也不去,就陪老人家過年,可肆虐的疫情將他拴在了醫院不說,這還要馳援武漢。 "你的頸椎生理曲線完全消失,在南昌都是邊治療邊工作,如果到了武漢,是去救人還是別人救你?" 兩位老人擔心地說。
經過拉鋸戰,老人終于被說服了。"去吧,你是醫生,盡好你的本分!"
護士萬劉楊剛剛26歲,可她的理由似乎"最充分":"我有兩年外科經驗和兩年ICU經驗,一線最需要;我目前還單身,沒有后顧之憂!"
晏鑫鵬是病區主任,也是一名精神衛生科醫生,當過兩年反坦克導彈兵。"我是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F在,國家真需要了,我必須上。"
一個個爭先恐后,一個個坦誠熱烈。最終,江西省榮軍醫院選出16名參戰隊員。
2月1日傍晚,剛剛送別援助嘉興地區抗疫定點醫院醫療隊,浙江省榮軍醫院又接到馳援武漢的緊急通知。
作為全國優撫醫院聯盟理事長單位的浙江省榮軍醫院,當晚就將"征集令"發布在管理群,一石激起"千層浪"。
"我去浙大二院進修過,要是不參與這次戰斗,不是浪費我的專業知識嗎?"有著13年工作經驗的護士楊春蕓,早早就為出征剪去了長發。
危難時刻顯擔當。最終,11名白衣戰士經過嚴格選拔,光榮"勝出"。
54歲的沈建法副院長是這支醫療隊的領隊,去年4月,他因心肌梗塞接受心臟支架植入手術,一直長期服藥。也許是經歷過生死,他對抗疫阻擊戰格外有斗志,提前配好三個月的藥物,裝入了行囊。
加鋼淬火 | 地理方位:南昌
"多快戰勝新冠病毒,取決于做了多少準備,流下多少汗水。為了那一刻的精彩,我們未雨綢繆,加鋼淬火。"2月10日,援鄂醫療隊被正式批準設立臨時黨支部,第一次亮相的黨支部書記張大文就聲如洪鐘地說。
一天前,在南昌這座"八一"軍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山西、浙江三支由30多所不同醫院抽組的醫療隊勝利會師。40名白衣勇士精神抖擻,士氣高昂。
"鋼"先從戰斗意志上煉起。從事精神、心理臨床治療與康復25年的張大文,帶著大家一起做減壓操,還將一些舒緩的音樂發到微信群里,讓大家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自我調適。
"疑似與確診的最大區別是什么?""解除隔離的標準有哪些?"......每位專家講完,隊員們紛紛舉手求教,但問的都是與病相關卻與己無關的問題。
"手套要戴兩層""護目鏡戴在防護服外正好可以固定寬大的帽子""防護服慢慢地、由內到外、從上到下卷"……專家一遍遍反復叮囑隊員們自身防護的注意事項。
張宏已經整60歲了,但他學習起專業知識來,比年輕人更認真,筆記本上寫得密密麻麻。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路上還可以再翻翻。"護士方小玲不僅記滿了記錄本,還拍了海量照片。
一天的緊張學習培訓結束了,隊員們的議論卻沒有停止:"聽了這些大腕的講解,才發現我們還有不小的差距""通過集中學習培訓,上戰場心里有數了"……
眾志成城 | 地理方位:武漢
2月11日,天未破曉,醫療隊員們就整裝待發。
38歲的齊福權醫生凌晨四點起床,洗漱完畢,將物品整理好,把昨天的筆記又看了一遍。
護士錢新洪雖然只有1.55米的個頭,卻吃力地拖著兩個笨重的箱子,背上還背著一個行李。"一箱是生活用品,一箱是醫療物資,能帶的全帶來了。"她說,這次出征,沒有一個閑人,大家全是醫生、護士,所有的工作都自己動手。
7:30,出征儀式正式開始。40人的隊伍,整齊列隊,英姿勃發。
儀式只有3項議程,15分鐘。首先是援鄂醫療隊代表、隊長張大文發言。他代表全體成員表態,聲音鏗鏘有力--"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執行退役軍人事務部安排和部署,堅決把支援湖北抗擊疫情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和特殊使命,堅決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救治病人!"
退役軍人事務部擁軍優撫司負責人代表部領導做出征動員,隨后,他將一面鮮艷的紅旗,鄭重授予醫療隊。
迎著朝陽,向著武漢,醫療隊熱血出征。
14:30,醫療隊抵達武漢。隊員們來不及換一身衣服,顧不上喝一口熱水,立即投入了戰斗……
后記:
此文僅記錄了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首支援鄂醫療隊進入"戰位"的故事,此后還有第二支、第三支醫療隊馳援武漢,發起抗擊疫魔的一次次沖鋒。他們與之并肩戰斗的湖北省榮軍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們,自被確定為收治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以來,已經近一個月處于高度緊張的戰斗狀態,未回家休息過一天。截至發稿,從湖北榮軍醫院傳來好消息,已有3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得到救治。最后,還是讓我們用那首小詩做結尾吧:"白色的戰袍下,分不清是誰""感謝英雄"!